网络时代的科学传播

恐怕没有人会否认,网络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取代了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主要来源。网络公司带走的广告客户和网络媒体培养的用户习惯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广告业务锐减和订阅数下滑的困境无一幸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各大传媒集团都有意向网络发展,但自由分享的互联精神与版权保护格格不入,一方面缺乏合适的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又和传统经营模式直接冲突,这些障碍都使得传统媒体对网络望而却步。缺少了传统的信息来源,该由谁来为网络贡献内容资源呢?网络公司吗?众多门户网站的确都有独立的采编团队,但是他们在乎的用户是广告商,广告商关心的是点击量, 包括新闻、邮箱在内的众多服务不过是吸引用户的手段,所以当我们查找热门关键词会看到大量的雷同信息,在寻找专业知识时又找不到可靠的系统论述。作为互联网核心的基础内容就这样缺失了,要改变这样头重脚轻的局面,只能靠网民自己。在web 2.0来临之前,网络上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你没有空间,没有网站,就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bbs只是内部的交流,无法进入公众的视野。后来有了论坛,有了博客,有了维基百科,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书写,公布,然后传播,每一个网络的使用者都可以为网络回馈资源。这份被释放的创造力立刻成为网络信息的源泉,网络繁荣的力量。这样的热情对科学传播事业,做过哪些努力和尝试?有过怎样的推动和奉献?还是让我们从头说起……

1、前身

最早以科学主要内容的网站应该算是98年出现的“三思”(oursci.org)(那时新语丝虽然已经出现,但主要内容还是电子文库和邮件杂志)。三思是由几位科技编辑译者联合建立的一个科学网站,主要提供国外最新科技报道的译介,收藏的科学书籍也很受欢迎,在2001年推出了电子杂志,每月一期,内容丰富,质量上乘,丝毫不亚于当时的其他正式出版的科学杂志,而且免费下载阅读,可以说这是科学传播领域向网络媒体发展的第一次尝试,但是要维持这样的高水平内容输出消耗了作者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公益性质本身又不能带来任何回报,于是在最初的热情退潮之后,很快就难以为继了,03年初更新放缓,杂志改为不定期出刊,断断续续维持到05年,最终停止更新。

与此同时,一批专业爱好者在网络自发聚集起来,形成了众多专业论坛,包括1998年成立的恐龙网(sinodino.com),1999年的牧夫天文论坛(astronomy.com.cn),2002年的丁香园(dxy.cn),因为内容专业,定位明确,很快汇聚了业内的精英和活跃用户,以论坛的形式为各自专业的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讨论环境。但也有很多类似的论坛由于各种原因先后沉寂,在网络上消失。这种交流社区通常在圈内的知名度很高,而且由于规模效应,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员注入,但对于圈外人士往往没有太多吸引力,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通常有难以突破的瓶颈。

2、仓库

2001年1月15日维基百科英文版上线,这种全新的写作发表方式立刻赢得了众多的关注,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模式,极大的刺激了用户的分享热情,方便的添加流程使它迅速积累大量专业信息,一跃成为网络世界最具完善的百科全书,但是这种过于开放的模式也隐藏了诸多问题,由于政治偏见词条的存在,维基百科随后被大陆封禁,无法访问,虽然国内涌现出众多类似的网站系统,但都因缺乏足够数量的用户支持而不了了之。但另一方面,国内的网站也在尝试开发自己的知识仓库系统。2005年6月21日百度推出了问答栏目“百度知道”,新浪也几乎同时推出了自己的“爱问”频道,不久后雅虎也有了“知识堂”,这一系列的问答网站汇集了大量的针对性问题,并利用自己巨大的用户群体广泛征集答案,形成了一个庞杂的体系,但是大家也很快意识到,这样仅靠用户的提问和回答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06年4月,百度百科上线公测,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打造中文的在线百科全书。但是因为中文资料的极度缺乏,用户群体的水平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的编辑审核团队,百度百科仍停留在资料汇总的阶段,未能形成有价值的内容输出。

与此同时,另一种专业领域的论文交流平台,在基础学科中悄然兴起。1991年由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建立了电子预印本文献库e-print arXiv,包括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天文等基础学科。预印本网站打破了传统出版模式的束缚,省去了审稿出版的繁冗环节,极大的方便了各国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有研究结果表明,事先提交到预印本网站的论文引用率明显高于直接发表的文章。2005年2月,北京科技大学物理系季燕江和一位热衷科学传播的朋友一起建立了中国的预印本站点:奇迹文库。旨在接纳“中文科研文章、综述、学位论文、讲义及专著(或其章节)的预印本,同时也收录作者以英文或其他语言写作的资料。使奇迹文库成为科研人员、学生及公众交流研究,传播科学的公益平台。”,这是很好的想法,但这个世界赢者通吃,用户不希望他们要找的东西被分散在各个角落,科学家们有一个预印本就足够了,而且,在这几个基础研究领域,大家对英文文献有着严重依赖……于是奇迹文库很快成了一个科学书籍的中转站,当季燕江试图改变这一点的时候,他连这一部分用户都失去了,只剩下执着的民间科学家们在不知疲倦地宣传自己的伟大发现。

3、博客

博客系统自2002年异军突起以来,拉开了web2.0时代的开端,人们终于能够越过技术的门槛,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当声音太多的时候,反到让人无所适从,2005年,第一批博客写手的热情已经消耗殆尽,早期的BSP供应商们也开始悄悄地合并转型。但其实这时候博客用户的比例仍然很小,市场仍然很大。2005年9月8日,新浪网以名人博客为亮点,推出了子的博客服务,成为国内首家推出博客频道的门户网站,网易搜狐也迅速跟进,博客借助门户网的人气又重新火爆起来。
2007年1月中科院下属的科学时报仿照类似的模式开办了一个专为科学界服务的BSP(Blog Service Provider):旨在服务于科学与高等教育界核心人群。他们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科界进行了有效的推广,在二十万的固定用户中,高级研究人员占到了一半以上。它为许多不热衷于试验新技术手段的科研人员提供的一个了学习和尝试的机会。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也有更多的研究工作和研究生活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

另一方面,独立blog系统Wordpress和MoveType的相继成熟,满足了众多技术爱好者的需要,大量独立博客得以浮出水面。2005年7月中科大李淼老师用WP搭建的博客上线,他的物理背景和更新热情立刻成为界内的风景。2005年11月远在德国留学的桑葚用Drupal搭建了中国的第一个科学群博:格致。清新的界面和专业的内容吸引了不少热心科学传播的海内外学子,这是当时唯一以科学为主的博客,在2007年获得了“德国之声”最佳中文博客的提名,但因为组织松散、文章庞杂,深浅不一,没能留住人气,日渐沉寂。2008年5月,复旦神经学博士姬十三建立的科学松鼠会也推出了自己的群体博客,这个汇集了科学传媒界众多年轻编辑记者译者作者的年轻团体,以他们活泼多样的风格,轻松有趣的话题吸引了众多关注,迅速成为中文网络科学传播领域的焦点。同年11月就拿到了“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的“全球最佳博客”和“最佳中文博客”的两项公众奖。现在他们倾力打造的新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已经由三联书店出版……

4、反思

可以说,网络科学这10年来的传播同网络资源的飞速积累极不相称。科学家们能够代表科学,但他们没有诠释的时间;媒体愿意传播科学,但专业背景阻碍了他们更深入的了解,那些仍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的人们虽然愿意阅读科学,但在劳累的工作之后再没有精力研读专业文献,他们只想有个轻松的话题,从容讨论。而官方组织没有生存压力,民间团体没有经济来源,指望谁来贡献资源?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但在网络上没人为此付钱……如果没有合适的盈利模式,运营的现实压力就迟早会取代知识分享的快感,众多网站的生生灭灭都是在重复这样一个循环,我们需要把有限的精力和热情汇集到一起,让科学真正流行起来。

参考:
1、互联网发展史 http://www.softhouse.com.cn/news/show/4324.html
2、纵观中国互联网发展史1987—2005 张彦伟

以前的一点感想,不算什么正式的东西,写好后一直丢在一边,又偶然看到,就贴到这里存档吧。

订阅评论
提醒

2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sunshine
2009 年 10 月 31 日 11:04

看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于良芝老师的一篇论文《世界学术期刊变迁中的知识交流权分析》,作者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啊!

gerry
回复给  sunshine
2009 年 11 月 3 日 04:33

下来看了,很受启发,谢谢介绍!
不过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工业技术,生物医学等应用方面比较容易得到企业支持,有更复杂的商业背景,开放获取的阻力也较大,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则相对单纯一些,至于天文,更是几乎不用为文献花钱的^^
BTW:别告诉我作者就是你老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