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元素

合并3
这三个字恐怕没几个人认识。它们并非来自徐冰的艺术作品,而是天文学家所发现的几个化学元素的名字,代表着一段西学东渐的历史。

先说第一个字:“”。其实这个元素就是“氦”(Helium)。虽然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太阳光谱中存在暗线。但这些暗线的真正含义直到1860年基尔霍夫和本生发现元素的特征谱线之后才被理解。于是天文学家们开始根据日光中的谱线来确认太阳的元素组成。1868年,法国的让森和英国的洛克耶先后在太阳光谱中观测到一条未知的亮线,后者确认这是一种全新的元素,便使用了太阳的词根helio造了个新词“Helium”,字面意为“日素”。而化学家们直到27年之后才在地球上找到这种物质。晚清传教士为规范教科书用词而成立的“益智书会”将其译为“氜”。气字头表明它是气态元素,“日”则指出来源,且为声旁。不过在1915年,民国教育部颁布《无机化学命名草案》,采用发音与英文更为一致的“氦”。此后,“氜”的这层含义就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氜”本身作为“陽”的异体字,大型辞书中都有收录,计算机编码中也有它的位置,所以现在可以顺利的显示。但是后两个字就没有这样幸运了。

186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克尼斯和杨在研究日冕光谱的时候又分别发现了一条无法解释的绿色亮线,他们称之为”coronium”(冕素)。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似乎比氢还小,在刚刚公布不久的元素周期表中没有合适的位置。门捷列夫一度怀疑它是“以太”的化学对应体,于是将其重新命名为“newtonium”(牛顿之素)。甚至我国的吴大猷也曾经关注过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释。而直到1939年德国天文学家格罗特里安才最终证明,这根谱线实际上来自于高度电离铁。

无独有偶,英国天文学家哈金斯早在1864年就在某些星云的光谱中发现了两条未知的绿色发射线。他后来在许多其它星云的光谱中也看到同样的谱线。受氦元素发现过程的启发,他也提出它们来自于一种新的元素,并称之为“nebulium”(星云之素)。1927年,加州理工的天文学家鲍恩指出它们其实是电离氧的禁线。

但是在答案揭晓之前,中国天文界就已经按惯例为这两个新名词造字了。“免”表示来自于日冕,“云”则代表星云。这两个名词及译法被民国教育部1934年公布出版的《天文学名词》确定下来,并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天文学词典中得以传承。不过在这个范围之外就鲜为人知了,即使在收字5.4万的《汉语大字典》(康熙字典也才4.7万)中也没有它们的身影,收录汉字最多的《中华字海》(8.5万)在其补遗部分列出了这两个字,可是解释完全不对。反倒是有些英文词典中还保留了这两个表述(比如陆谷孙的《英汉大词典》)。

不过现在很多地方的文本都把“coronium”译成“氪”,而将”nebulium”译成“氰”(比如“金山词霸”)。这两个张冠李戴的错误源自一次乌龙事件。最初的天文学名词网站是根据李竞、许邦信老师在2000年出版的《英汉天文学名词》制作的。但是录入人员无法在电脑上输入这两个字,便草率地用了形近的字形代替。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网站的访问者看到的都是这两个莫名其妙的译名。而金山公司在2007年就整合了网站的数据作为金山词霸的词典,于是谬种广为流传。这两个错误直到2010年之后才被发现。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现在的天文学名词网站中仍然无法给出正确的字形,只保留了说明,“上气下免”,“上气下云”这样的描述虽然不够好,但起码不能算错。

话说回来,规定虽是这样写,但能否顺利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除非这两个字进入计算机编码规范,否则它们的推广使用仍然举步维艰。在数字时代,造字工作已经远远不是刻个字模那么简单。新字方案先要由专业委员会提议,然后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提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审查批准后公布。但要进入计算机编码系统,还需要提交到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乃至国际统一码(UNICODE)协会。此后才能在支持相应编码的系统中正常显示 。而要得到相应的商业字体支持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现在的术语翻译都以造词为主,尽量避免烦琐的造字流程。只有在发现新元素的时候,我们才会郑重其事地走完整个流程,然后在元素周期表中增加一个位置,在汉字字典中补充一个新字,来永久地纪念人类在自然知识上的小小进步。

PS: 关于其他化学元素命名历史的资料,可以参考:台湾《科学月刊》1985年劉廣定《中文化學名詞的演變》; 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何涓的《清末民初化学教科书中元素译名的演变》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