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编程语言排行

天文界所用的编程语言种类繁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Fortran、IDL到时下流行的Python、Go都不乏拥趸。曾有人根据ADS收录的天文论文的致谢数据统计过这些语言的热度。不过数据只截止到2013年10月。好在原作者在github上公开了他的代码。也能找到其他作者在此基础上的改进

不过,新版ADS对查询接口做了些改动,上面的两段代码都无法直接使用。需要参考新的文档接口范例做些调整。从最新的结果来看,在最近4年里,Python 已经和其他语言之间已经拉开了差距,获得了非常明显的优势。

天文编程语言排行

Ubuntu下配置触屏笔记本

自苹果公司在2007年发布iPod Touch以来,触控操作迅速席卷了移动领域,成为最流行的交互方式,众多硬件厂商趋之若鹜,触控显示器、触控笔记本层出不穷。而始作俑者苹果公司在这场狂热中压根就没推出过桌面级的屏幕触控设备(ipad就是个娱乐终端)。另一方面,传统的操作系统领域也没有兴起多大波澜。最早有志于统一桌面的Unity已黯然退场;首次支持触控的Windows 8 被市场否定,Windows 10又改回经典界面;软件厂商观望了一阵,看桌面领域没什么赚头,就纷纷开发App去了。人们发现,磨合了三十多年的鼠标键盘工作流并不能简单地被手指替代,哪怕是十指触控。硬件虽好,但缺乏系统和软件的支持也只能做个噱头。

x1yoga 新版Win10针对触控操作做了许多优化,可以为平板提供足够的支持(在Surface Pro上用Drawboard PDF看论文图书还是很有效率的)。相比之下,Linux的体验就不那么友好了。默认的软件和设置完全无法配合平板形态,需要自行设置和优化。我用的Thinkpad X1 Yoga 在 Mint Linux 18.2 下触控屏手指缩放无效,自带的 Wacom 触控笔灵敏度过高,尚未接触屏幕就直接触发点击,笔的按钮也不能触发右键。好在Linux 下的 Wacom 驱动有着相当完善的接口,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修改设置解决,这一点可比Surface方便多了。Linux 下 Wacom 驱动的介绍页面是 http://linuxwacom.sourceforge.net/wiki/ , 其中也包括多点触控屏幕的设置。简单来说,需要关闭驱动的手势控制,启用系统的两点控制来实现自带文件、图片、网站等各类浏览器中的手势缩放;修改电磁笔的触发阈值来修正灵敏度。
继续阅读

UEFI模式下Win/Linux双系统安装

WINDOWS_10_LINUX_MINT_18_300_250自从Linux阵营的Ubuntu异军突起之后,双系统的安装一直是简单友好的。先装Windows再装Linux,只要新分区(挂载点 Mount point)的选择没出问题,多系统的Grub启动菜单就会在重启后自动出现。但是从Windows 8开始,新的UEFI启动模式让这个问题重新变得麻烦起来。直接安装Linux并不能总是能被正确引导。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这个新模式不够熟悉。

UEFI启动是通过一个隐藏的EFI启动分区来实现的。格式为FAT32,大小为几百兆,里面存放着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efi。2015年底, MintLinux 17.3  (对应 Ubuntu 14.04) 就已经引入了对UEFI的全面支持。如果在安装前正确识别了已有的EFI分区,就能够把linux的启动文件加进去,从而自动实现多重引导,无需任何额外工具。不过因为目前的主板为了兼容旧设备,通常也支持传统的引导格式。而网上的教程大部分也是针对旧的系统。因此人为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混乱。
继续阅读

宇宙中的旋涡

梵高"星夜"

梵高”星夜”

1889年,籍籍无名的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正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的一家精神病院里休养(半年之前他在情绪激动时癫狂地割下了自己的左耳)。这家精神病院曾是一个修道院,座落于圣雷米城外的丘陵中。梵高的房间有一扇朝南的窗户,他能在窗前看见日升月落。虽然这时他还没有卖出过一幅画,但他仍在身体允许的时候不停地创作,甚至还在看护的陪同下前往不远的阿尔皮勒山里写生。正是在这里,他画出了著名的油画“星夜”。沉静的原野夜空仿佛一条宽广的河流,遍布着光的漩涡。厚重的颜料被涂抹在光点的四周,看似笨拙,但却充满动感与力量。他把喜爱的柏树也加了进来,像绿色的火焰一般舞动着。这是他一直想表现的主题。 此前他也试过两次(分别是“夜晚咖啡馆的露台”和“罗纳河上的星夜”),但都不如这幅触动人心。没人知道他是如何获得灵感的。
继续阅读

科研侧影

s28929200 这是为电子工业出版社《原子与宇宙》一书所写的书评。

从飘渺难寻的基本粒子到遥远黯淡的星系,今天的科研课题大多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日常经验。但我们仍然可以借助科学传播者的帮助越过术语的障壁,揣摩研究者的心路,感受科学发现的激动,领略宇宙深微处的神奇。

要理解最新的科学发现,首先要清楚当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科学研究本身已经从个人行为转变为国家行为。大的前沿科学研究项目无不是数以亿计的国家投资加上几百人多年的努力才能期待突破性的进展。天文学和粒子物理学都是这样的典型学科。为了研究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力,美国科学家们在1982年提出了建造超导超级对撞机的设想。历经了7年的论证和预研,研究计划终于在国会获得通过,进入到工程建设阶段。但是在投资20亿美元,挖了23公里隧道之后,1993年美国政府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放弃了这个项目。之前所有的努力一下化为泡影。对1964年希格斯所预言的“上帝粒子”的验证,直到2008年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建成之后才得以实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