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批量检查工具

在整理网上下载的PDF文件时,经常会遇到损坏的文档。一个个打开来检查的话耗时费力,于是就利用python的pyPdf库写了一个小程序。可以自动校验指定文件夹下的全部pdf文件,自动遍历其中的所有子文件夹。命令行独立运行,不依赖于任何PDF浏览工具。使用方法,在cmd命令行窗口中切换到程序目录

D:\>pdfcheck
PDF-Checker v1.1 by gerry@2012-03-29
Which directory to check: X:\PDF

根据提示输入文件夹路径即可;也可直接指定路径运行。完成后,程序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三个文件

  • pdflist.txt :列出 目录下的全部PDF文件
  • pdfdel.txt : 打开出错的PDF文件列表,部分文件可在Acorobat打开时自动修复。
  • pdfsp.txt : 可以打开但有权限限制的PDF文件。

继续阅读

畅游星际

kagaya

三维星空模拟软件评测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空是无数天体在夜幕上的投影,分不出远近。直到最近两百年人类才开始逐步测量出诸多星体的距离,并籍此认清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但是对于长年被引力束缚在大地上的人们来说,进入太空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无从感受星原的广袤和寰宇的寂寥。当夜空从城市的霓虹间消隐,我们对太空的认识就全由特效华丽的科幻电影和纪录片包办,为了娱乐而渐渐远离了真实。就连地球和月球之间大小和距离的真实比例这种基本问题,也没多少人能有清晰的认识。虽然从小学生自然课本到大学专业教材上都有简化的示意图,但所有的书籍都为了保证显示效果而严重夸大了星球的体积。因为空间的尺度实在太大了,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根本无法在保持星球比例的前提下显示出来。这缺失的一课只能通过多媒体来补。美国建筑师Eames夫妇在1977年制作了短片“十的次方”(Powers of Ten),在短短十分钟内呈现了整个宇宙从微观到宏观的全部尺度,影响深远。但固定的视角是电影电视的局限。如果想体验更灵活随意的星际漫游,就只能借助三维星空软件。这类软件一向是科技馆和天文馆的招牌,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家用电脑也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继续阅读

天文专业常用链接

在《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一书中有两句话深得我心:

“科学家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具有截然不同的气质,以迥然相异的方式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科学家中有收藏家、分类家和强迫性整理家…”

我能不能算科学家现在还不好说,但后面这几种快占全了……虽然下面的链接同行们都经常用,还是整理一下方便。各领域具体的专业数据库种类众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 论文检索

    • 论文预引本:arXiv - 浏览最新论文是每日必做的功课
    • 天体物理数据系统:ADS国台镜像 )-开放的天文论文数据库
    • 高能物理文献数据库:inspire
  1. 继续阅读

平板闲谈

在习惯了itouch之后, 流畅的触控操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用平板电脑的愿望也渐渐变得强烈起来。我一直希望能用手持设备浏览pdf电子文档。由于论文预印本都是按A4幅面排版,只有10寸以上的屏幕才能保证阅读体验,选择就十分有限了。最早期待的是电子书,9.7寸的KindleDX在重量、待机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过高的价位和单一的功能抑制了我的购买欲望。从Kindle 3 的体验来看,电子墨水技术过慢的响应速度在查找、翻页、跳转等许多方面都直接影响了阅读体验。

目前流行的平板电脑系统主要有三个: iOS,Windows 以及Android。缺乏软件支持的系统毫无竞争力可言,乐pad、黑莓、惠普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iPad是这两年的大赢家。它优异的便携性能和流畅的操作体验使苹果公司成为业界的标杆。虽然微软早在2002年就推出了第一个平板操作系统XP Tablet,但对平板系列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各类软件的界面也都是针对鼠标操作的特点设计,不适合触控操作。反观苹果,系统是为硬件量身定做,完美集成,可以说是开箱即用,软件商店统一了应用接口,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就算是要重装系统,也只需要更新一下固件,然后去商店里挑软件就可以了。比起先到微软网站激活系统,再去主机官网对型号找驱动,然后四下搜索软件的Windows安装模式简单太多(当然,win对硬件的兼容性是ios无法比拟的。在我看来,这两个思路的差别正是集权和民主的差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