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linux

Ubuntu下配置触屏笔记本

自苹果公司在2007年发布iPod Touch以来,触控操作迅速席卷了移动领域,成为最流行的交互方式,众多硬件厂商趋之若鹜,触控显示器、触控笔记本层出不穷。而始作俑者苹果公司在这场狂热中压根就没推出过桌面级的屏幕触控设备(ipad就是个娱乐终端)。另一方面,传统的操作系统领域也没有兴起多大波澜。最早有志于统一桌面的Unity已黯然退场;首次支持触控的Windows 8 被市场否定,Windows 10又改回经典界面;软件厂商观望了一阵,看桌面领域没什么赚头,就纷纷开发App去了。人们发现,磨合了三十多年的鼠标键盘工作流并不能简单地被手指替代,哪怕是十指触控。硬件虽好,但缺乏系统和软件的支持也只能做个噱头。

x1yoga 新版Win10针对触控操作做了许多优化,可以为平板提供足够的支持(在Surface Pro上用Drawboard PDF看论文图书还是很有效率的)。相比之下,Linux的体验就不那么友好了。默认的软件和设置完全无法配合平板形态,需要自行设置和优化。我用的Thinkpad X1 Yoga 在 Mint Linux 18.2 下触控屏手指缩放无效,自带的 Wacom 触控笔灵敏度过高,尚未接触屏幕就直接触发点击,笔的按钮也不能触发右键。好在Linux 下的 Wacom 驱动有着相当完善的接口,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修改设置解决,这一点可比Surface方便多了。Linux 下 Wacom 驱动的介绍页面是 http://linuxwacom.sourceforge.net/wiki/ , 其中也包括多点触控屏幕的设置。简单来说,需要关闭驱动的手势控制,启用系统的两点控制来实现自带文件、图片、网站等各类浏览器中的手势缩放;修改电磁笔的触发阈值来修正灵敏度。
继续阅读

UEFI模式下Win/Linux双系统安装

WINDOWS_10_LINUX_MINT_18_300_250自从Linux阵营的Ubuntu异军突起之后,双系统的安装一直是简单友好的。先装Windows再装Linux,只要新分区(挂载点 Mount point)的选择没出问题,多系统的Grub启动菜单就会在重启后自动出现。但是从Windows 8开始,新的UEFI启动模式让这个问题重新变得麻烦起来。直接安装Linux并不能总是能被正确引导。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这个新模式不够熟悉。

UEFI启动是通过一个隐藏的EFI启动分区来实现的。格式为FAT32,大小为几百兆,里面存放着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efi。2015年底, MintLinux 17.3  (对应 Ubuntu 14.04) 就已经引入了对UEFI的全面支持。如果在安装前正确识别了已有的EFI分区,就能够把linux的启动文件加进去,从而自动实现多重引导,无需任何额外工具。不过因为目前的主板为了兼容旧设备,通常也支持传统的引导格式。而网上的教程大部分也是针对旧的系统。因此人为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混乱。
继续阅读

IRAF安装之 Fedora3

第一次准备装Iraf时就在何勃亮那里发现ESO的Scisoft中有支持Federa3以上内核的RPM安装包。但是用本本挂了一天从ESO官方Ftp拖下来200多M的文件居然MD5校验出错!而lamost镜像站没有查看权限,这下只得乖乖调试RH9。直到两个月后,LiNan姐向崔博士问及此事,才知道是网站链接出错。在RHSL4(FC5找不到我的SATAII硬盘)上测试,发现安装过程的确要简单很多。

首先要安装两个公共库函数包:

ncurses4-5.0-12.i386.rpm 342K

scisoft-common-6.0.4-0.i386.rpm 75M

然后就是scisoft-iraf-6.0.4-0.i386.rpm 238M;命令都是rpm -ivh < 文件名>, 安装过程会在根目录下生成scisoft文件夹, 然后shell为bash的用户在终端运行./scisoft/bin/Setup.bash , csh和 tcsh 用户运行 source /scisoft/bin/Setup.csh 即可。现在就可以直接在终端运行xgterm、cl了,连ds9都是现成的:)

记得仍要su到根用户下mkiraf进行初始化。

但是在我测试的RHEL4中如果此时退出系统,下次登录时仍无法调用命令,安装帮助中提到Setup.bash文件会更改用户目录下隐藏的.profile配置文件,而RHEL对应的文件为$home/.bash_profile,因此还要在此配置文件中写入Iraf命令的搜索路径。添加如下代码即可。

# User specific environment and startup programs

if [ “X$PATH” != X ]; then
export PATH=/scisoft/bin:$PATH
else
export PATH=/scisoft/bin
fi

#
# Add the main Scisoft libraries to the library search path
#

if [ “X$LD_LIBRARY_PATH” != X ]; then
export LD_LIBRARY_PATH=/scisoft/lib:$LD_LIBRARY_PATH
else
export LD_LIBRARY_PATH=/scisoft/lib
fi

#
# Add the main Scisoft manual pages to the manual page search path
#

if [ “X$MANPATH” != X ]; then
export MANPATH=/scisoft/man:$MANPATH
else
export MANPATH=/scisoft/man
fi

#
# Add the Scisoft X application defaults directory to XUSERFILESEARCHPATH.
#

if [ “X$XUSERFILESEARCHPATH” != X ]; then
export XUSERFILESEARCHPATH=/scisoft/lib/X11/app-defaults:$XUSERFILESEARCHPATH
else
export XUSERFILESEARCHPATH=/scisoft/lib/X11/app-defaults
fi

#
# IRAF related definitions
#

if [ -d /scisoft/share/iraf ]; then
# Note trailing slashes
export iraf=/scisoft/share/iraf/iraf/
export stsdas=/scisoft/share/iraf/extern/stsdas/
export tables=/scisoft/share/iraf/extern/tables/
if [ -f ${iraf}unix/hlib/irafuser.bash ]; then
. ${iraf}unix/hlib/irafuser.bash
# The above script sets F77, which is quite naughty of it;
# it can cause users’ own compiles of totally unrelated software
# to fail.
export F77_IRAF=$F77
unset F77
fi
export IRAFARCH=redhat

ulimit -s unlimited

fi

export PATH
unset USERNAME

至于其他系统请根据具体情况将Setup.bash的内容添加到登录配置文件中(大不了全复制过去,就相当于每次开机跑一遍:)。

IRAF安装之 RedHat 9

IRAF是Image Reduction and Analysis Facility的简称,作为NOAO(National Optical Astronomy Observatory 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开发的天文照片的处理和分析软件,广泛用于测光,光谱分析等领域。但是由于它基于linux平台,以C语言编译开发,对于习惯了Windows界面的同学来说,第一次安装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云南天文台银枫写了一系列非常详尽的文章对我帮助很大(他现在的日志搬到了verycd),从南大张博的安装日志中也获得了不少启发,现在记下我自己的尝试,希望能给像我一样的新手多一份参考。

安装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将下载的程序压缩包解压,然后将各类文件复制到相应目录下就可以使用了。RedHat9需要的是ib.rhux.x86.gz 和nb.rhux.x86.gz,(或者完整程序包 as.pcix.gen.gz)。保存到/iraf/source目录下备用。首先要建立iraf用户,配置shell为csh,登陆目录为/iraf 而非/home/iraf, 然后以此用户登录,在终端输入whoami 应回显 iraf。

%mkdir /iraf/iraf

在主目录下新建同名文件夹(make directory)iraf作为安装目录

%setenv iraf /iraf/iraf

设置环境变量(set enviroment)令字符串iraf代表安装路径/iraf/iraf

%cd $iraf

等价于cd /iraf/iraf/, 进入安装文件夹,

%cat /iraf/source/as.pcix.gen.gz | zcat | tar -xpf –

解开压缩包,这里利用了linux强大的管道命令 “|”,即将cat 命令的输出作为 zcat命令的输入,将zcat命令的输出再作为tar命令的输入。cat命令显示文件内容,zcat显示gz压缩包内的内容,tar将gen压缩包解压至当前文件夹(-xpf -为命令参数);我用 zcat /iraf/source/as.pcix.gen.gz | tar -xpf –
效果一样。不知开发人员什么思路。

%cd /iraf/irafbin/bin.redhat/

部分文件需放置在此目录下,需自行创建,以下雷同。

% cat /source/ib.rhux.x86.gz | zcat | tar -xpf –
%cd /iraf/irafbin/noao.bin.redhat/
% cat /source/nb.rhux.x86.gz | zcat | tar -xpf –

%cd /iraf/iraf/unix/hlib/

切换安装文件夹

%source irafuser.csh

为安装文件设置初始环境变量

%./install -n

运行安装文件 (至此,iraf用户安装完毕)

%su

切换到根用户

#./install

再次安装

#exit

退出根用户

%cd

返回主目录

%source .login

初始化登陆文件login.cl

%rehash

刷新可执行文件列表,现在你应该能从终端中运行cl了。

xgterm以及ximtool都在x11包中,要复制到/usr/local/bin下才能正常使用。ds9也要单独下载安装,解压后复制ds9至 /user/local/bin,然后在login.cl中加入task $ds9 = “$Foreign” ,这样就可以在xgterm中直接运行ds9了,其他可执行文件同此。

Iraf的图形界面程序包x11iraf的安装比较简单,解开压缩包,运行其中的install脚本(要求有超级用户权限),然后按提示选择各类文件的复制目录即可。但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01年发布的1.3.1,只能运行在8位色的显示设置下,要将/etc/x11目录下的XF86Config-4文件内DefaultDepth的数值改为8,重启即可运行ximtool等工具(不过ds9的显示会比较惨),我没有具体使用,你要是受得了8位色不妨试试:P。xgterm不受此影响。

要注意的是:iraf用户是用来安装程序的,而不是用来使用程序的,在自建的用户下mkiraf,会在主目录下生成初始化文件login.cl和储存命令参数的uparm目录。所以文件要安装在/usr/local/bin下,所有的用户都可以使用,这样就可以避免iraf用户下提示符变化(因为shell是csh)和delete失效问题。